为切实推进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提升备考效率、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路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于2025年5月30日13:00线上举办“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项指导讲座”,2022级、2023级80余名学生参加。

本次讲座特邀有九年公考辅导经验的张青菁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政策解读、岗位选择、题型分析与备考策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助力同学们科学备考、精准上岸。
讲座伊始,张老师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情况出发,深入解析当前国考的招录政策,重点介绍了四类主要岗位及报名条件,帮助同学们明晰个人定位,合理制定备考方向。同时提醒同学们关注报名时间节点,科学安排复习进度。
在分析报考趋势方面,张老师结合近年数据指出:国家公务员招录人数逐年上升,预计2026年将突破4万人,整体竞争压力有所缓解。然而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北上广等热点地区竞争比或超70:1,而在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竞争相对较小,成功上岸的可能性更高。

关于岗位选择,张老师强调要运用“专业类—学科门类”筛选逻辑,本院学子应充分发挥“小专业”背景优势,规避竞争激烈的大热门岗位。同时,应密切关注岗位的限制条件,如户籍、性别、政治面貌等,合理利用“限制条件”降低竞争比,优先选择不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以确保资格审查顺利通过。

在备考方法指导中,张老师系统讲解了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的结构与应对策略。行测涉及政治理论、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及资料分析五大模块,建议通过分类刷题、掌握速算技巧等方式提升解题效率。申论则重在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考生应注重政策语言与时政热点的积累,强化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此外,张老师提出“基础学习—题海训练—考前冲刺”三阶段复习路径,建议考生于6月完成基础知识学习,7月起重点练习高频题型,并在临考阶段进行模拟测试,查缺补漏、巩固成果。
本次讲座内容系统、指导性强,不仅帮助同学们建立了科学的备考体系,更为其就业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备考之路虽不易,但只要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必能一举“上岸”。祝愿我院每一位公考学子坚定信心、稳步前行,早日圆梦公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