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求,推动音乐教育跨学科发展,探讨美育思想及其育人价值,5月14日14:30,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2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高质量设计音乐跨学科教学——美育思想及育人价值探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沛教授,吸引了众多学者以及学院师生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高菁励致欢迎辞,对刘沛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在音乐教育和美育工作方面的发展情况,强调了跨学科教学和美育育人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研讨会上,刘沛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刘沛教授长期致力于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在报告中从跨学科教学的内涵、音乐跨学科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了跨学科教学如何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他指出,音乐跨学科教学应打破学科壁垒,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探讨美育思想及育人价值时,刘沛教授结合中华传统美育的理念,强调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技能的传授,更是通过美的熏陶,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研究生雷雪同学表示: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从中国古代"声音之道与政通"的音乐政治观,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音乐心理学,再到五行相生的音乐宇宙论,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始终将音乐置于人、社会、宇宙的宏大关系网络中进行理解。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既掌握艺术表现的技术层面,又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既能欣赏不同艺术传统的独特魅力,又能把握人类艺术表达的共通情感;既能在艺术实践中获得审美愉悦,又能通过艺术理解生命与世界。唯有如此,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育人"的本质功能,培养出具有审美素养、文化底蕴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研究生郑文峰同学表示:作为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或许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改变所有客观存在的困境,但我们可以在每一次师生之间在音乐世界里的互动和奔赴中,不断历练和蜕变,但至少可以像刘教授所倡导的那样:在每一堂课中坚守音乐的本真,在每一次跨学科探索中传递人文的温度。毕竟,教育的初心从未远离——它藏在学生善于追寻美的目光里,藏在学生善于捕捉美的听感中,藏在旋律与情感的交响中,更藏在我们对“以美育人”的永恒追寻的脚步里。指引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游历世间璀璨山河,方可寻回音乐教育的初心,方可不负以美育人的神圣使命。
本次研讨会为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提供了与专家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对学院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发展和美育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探索音乐跨学科教学模式,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音乐人才,为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