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东河村就一个理由:爱你们!”这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冯佺光教授初到东河村时写给村里父老乡亲们的一封信里的话,也是年近60岁的他毅然选择离开大学讲堂而自愿奔赴偏远且贫困的东河村帮助乡亲们改善生产生活工作的初心与情怀。2019年3月,...
【重师人的战“疫”故事】潼南区志愿者易小莲:愿做抗疫的“星火”
如果你亲自看见易小莲,一定很难将这个带着圆圆眼镜,个子小小、文静内敛的女孩儿与“抗疫斗士”的身份联系起来。在平日里,她是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8级新闻学的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这场特殊而艰苦的抗疫“战争”中,她还有另一个...
【重师人的战“疫”故事】这份工作让她总是热泪盈眶——记翻译志愿者江楠
疫情来势汹汹,大爱潮涌不绝。一线医护连续坚守25天不肯休息,医院下达强制休息令;曾患肺气肿的年轻医生王冰在战“役”一线与13年前救命恩人重逢……我校2016级翻译专业江楠同学读着这些疫情中发生的温暖故事,一颗心被感动和温暖包围,心情难...
【重师人的战“疫”故事】战“疫”新血液|坚守抗疫一线的退伍大学生初红雷
“初红雷同志积极参加我村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分组轮流值班,自开始至今,不畏严寒,每天跟我们的党员干部一起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封来自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西山前村的感谢信,让我们看到了一股抗击疫情的新鲜血液。初红雷,2015年入...
【重师人的战“疫”故事】坚守真相 坚守希望——记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网络志...
今年的春节假期,广州的街道不似往年的繁华喧闹,大部分的人们都在家中等待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天。何涛也是其中的一员,但特殊的是,他奔忙于网络抗疫的第一线。何涛是我校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这次肺炎疫情中的一名网络志愿...
“今天我们来学写‘重’和‘庆’……”笔墨纸砚样样齐全的书法体验教室内,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们正进行着今天的书法课程,坐在第一排的斯里兰卡姑娘李燃,专心听着老师讲的书写要领,端正身姿,认真地在面前的书写纸上写下了“重庆”二字。“...
十年,可以是一个人宝贵的青春年华,更可以见证一个人的付出与成长。2019年是郑璇在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回想起就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重师,她谈到,重师特殊教育系历史悠久,注重实践,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先进,积极探索...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意外走红的80后“白发干部”吗?那位来自云南省大姚县湾碧乡的基层干部李忠凯年仅30出头,因长期工作辛苦、作息不规律以致鬓发尽白,脸上也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在我们重师,也有着这样一位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的“白发干部...
长歌不辍献亲人——文艺志愿者张礼慧文艺志愿者:张礼慧,歌剧表演艺术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她是舞台上的神女。她是学生们的母亲。她是音乐的使者,带着...
重庆市东北边缘坐落着一个只有25万余人的偏远小县——城口,这里农耕面积不足土地面积的6%,经济发展、教育资源落后,每年有接近3000名儿童流失到其他区县就读。2017年,我校与城口县签订了新建完全中学委托管理协议,重师附中便在这里落地生根...
“这和我之前参与‘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仪式是差不多的流程,走出来,挥手,走下来,回答问题……”,讲述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主办的2018“寻找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上台领奖的经历,我并没有感受到她领奖时的那一份优越。正如她自己所...
申博是代代重师人奋斗的目标,也是历代重师人众志成城接力奋斗的结果。“申博好似击鼓传花,在代代重师人中传递,鼓声一停,成果之花刚好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提及我校成功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周泽扬校长把自己称作一个接花人的代表之一。...